深圳首条海底隧道建成通车!深城交数字化赋能复杂重大通道工程设计
1月21日
深圳首条海底隧道
妈湾跨海通道正式通车
深城交以数字化赋能复杂重大通道工程设计
支撑妈湾跨海通道工程设计建设
妈湾跨海通道(月亮湾大道-沿江高速)南起月亮湾大道,北至沿江高速大铲湾收费站,分为前海段、海域段和大铲湾段,主线全长约8.05公里,其中前海段2.5公里,海域段1.1公里,大铲湾段4.45公里。妈湾跨海通道分为地面道路和地下道路两部分,地面道路规划为城市主干路,双向六车道,地下道路规划为城市快速路,双向六车道,全线隧道总长6280米。
妈湾跨海通道是深圳市第一条大直径深埋跨海盾构隧道,是深圳西部重要疏港通道。其通车后可一定程度地净化前海、大铲湾地面交通,减少货运交通对前海城市交通的干扰以及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同时还兼顾承担蛇口片区、前海妈湾片区与大铲湾片区、宝安中心区的部分客运交通联系,使前海区域拥有一条通往宝安中心区、机场等方向的快速通道,提升区域交通能力,支撑前海高端定位功能。妈湾跨海通道在便利周边出行条件,营造良好社会、经济、生活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建设意义重大。
深城交早在前海筹划建设之初,考虑到南山港疏港通道穿越前海核心区域,大量疏港货运将给未来前海道路网络带来巨大交通压力,干扰前海进出交通,严重影响城市环境与景观,与前海高端开发要求不匹配,按照前海“客货分离”的交通规划理念,深城交在编制《综合规划》交通专题中提出在前海边界地区新建妈湾跨海通道承担南山港区疏港功能,将南山港区货运交通从前海外围疏解,实现前海货运与客运相分离,货运交通远离滨海岸线,释放滨海空间,提升前海土地价值。
为落实上层次规划意图,指导下阶段工程设计,保证落地效果,深城交受市交通运输局、前海管理局联合委托,编制了妈湾跨海通道交通详细规划方案,通过海量交通大数据模型仿真和多轮方案比选论证,优中选优,最终确定了妈湾跨海通道的功能定位、平面布局、进出组织、节点方案等,确保客货分离和城市服务兼容并济。后续,深城交将继续做好妈湾跨海通道相关机电工程建设配套,助力妈湾跨海通道安全、快捷运行。
深城交依托全球领先的自研能力,聚焦综合基建、数智治理和新质运营三大核心业务,旨在成为新一代城市交通系统的建设与运营科技公司。以数字化赋能复杂重大通道工程设计,支撑深圳交通重大基建工程设计创新和决策优化,有力推动了滨海大道下沉改造、妈湾跨海通道、梅观高速改造、机荷高速改扩建等一批重大工程设计建设。未来深城交将致力于构建面向全空间、多模式、自主化的新一代城市交通系统,为市民提供“随处在、皆可达”城市交通服务,支持市民“海-陆-空-铁-低空”全圈层自由随心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