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新冠疫情深圳复工期间交通大数据快报(下篇) —— 数字回访:疫情“准常态”下的通勤行为特征

目前,深圳正加速摆脱疫情阴霾,回归生活、工作常态。城市逐渐复苏的过程中,市民通勤习惯如何改变?哪些公共交通乘客选择了新的出行方式?慢行交通吸引力是否有所提升?

针对上述问题,深城交建立了大数据和调查样本数据相融合的综合监测及诊断体系。利用市国资国企信息填报系统(“防疫通”平台)、深圳交通常调志愿者线上回访等样本数据,长期观测疫情演化过程中不同居民差异化的出行特征与诉求。首次利用“常调志愿者库+在线调查平台”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志愿者回访,实现精准投放、快速回收、常态评估。

调查结果显示,疫情“准常态”下,部分市民逐渐养成远程办公、弹性办公习惯,平均每周通勤天数有所减少。近30%的受访者在疫情后改变了通勤方式,约20%的原公交乘客转向小汽车出行。新增的小汽车通勤需求主要分布在关键廊道上,原二线关等干线走廊高峰时段拥堵压力加大。慢行出行吸引力有所提升,部分市民选择慢跑、骑行等有益身心的方式替代机动化出行,同时兼顾通勤和健身、休闲需求。

 


一、通勤强度

 

1、远程办公、弹性办公渐成习惯,总体通勤强度有所下降,每周通勤5天及以上的市民比例从约50%下降至20%。


疫情防控期间,部分市民通过电话、网络等相对灵活的方式居家办公。至复工第五周(3月15日),仍有约30%的市民无通勤出行,高于疫情前的12%。弹性工作制受到青睐,每周通勤5天及以上的市民比例显著降低,从疫情前的54%下降至20%。每周通勤3天的市民比例相对较高,约为16.3%。弹性工作制下居民上下班时间日益灵活,通勤出行或呈现新特征。

 

 

图1 疫情前后市民每周出门上班天数

 

 

2、倾向于远程办公的市民,主要工作在福田CBD、罗湖金三角等高密度就业片区,从事科研、金融、计算机等行业。

 

选择在家办公的市民,接近85%的工作地分布在原特区内,集中在福田CBD、罗湖金三角、华强北等就业密度较高的片区,主要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26.9%)、金融业(16.8%)、信息技术服务业(13.8%)等工作模式相对灵活的行业。

 

 

图2 选择在家办公的市民工作地分布

 

 
图3 选择在家办公的市民主要从事行业分布

 

 

出于安全考虑,选择在家办公的市民,原通勤方式主要为常规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占居家办公人员的约64.5%。公交高峰时段的大客流集聚、车厢空间密闭、以及各类必要的防控措施,对市民出行选择产生了一定影响。

 

此外,由于各类学校开学时间尚未完全确定,部分父母选择居家办公,同时兼顾防疫、陪伴、教育等不同需求,并借此契机尝试更好地平衡工作和家庭生活。

 


二、方式选择

 

1、居民通勤方式新习惯初步形成:公共交通比例有所下降,小汽车、慢行交通等风险更低,更私密、更独立的方式成为偏好选择。

 

疫情防控“准常态”下,和疫情发生前相比,约30%的受访者通勤方式发生了改变,主要变化是从公共交通转向小汽车和慢行。

 

 

图4 通勤交通方式转移流向
 

 

原常规公交和地铁用户,约62%的乘客保持了原有的通勤方式,另外约20%向私人小汽车转移,约10%向步行、自行车等慢行交通转移,还有少量出行者(约4%)转向出租车或网约车。而小汽车与步行、自行车受影响相对较小,用户粘性较高,出行者基本保持了疫情前原有的通勤方式。

 

 

图5 原公共交通通勤乘客交通方式转移情况
 

 

受访样本的通勤出行结构显示,公共交通方式比例从疫情前的约37%下降至约30%,私人小汽车从27.5%上升至30.7%,步行、自行车等慢行方式从25.4%上升至接近27%。

 

 

图6 受访样本疫情前后通勤方式结构
 

 

2、家中拥有小汽车的公交乘客,向小汽车出行转移比例较高,是公共交通主要流失的用户。

 

调查结果显示,家庭户均拥车数与公交转移比例之间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距离轨道站点1公里左右的片区,居民拥车数量超过0.8辆/户,同时公共交通乘客转移至小汽车的比例达到最大,转移比例接近25%,显著高于其他片区。

 

 

图7 轨道站点周边的公共交通转向小汽车比例和户均拥车数
 

 

由此可见,家里拥有小汽车的居民,并不完全是公交出行的“忠诚用户”,对外部环境更加敏感,在疫情防控、特殊气候等场景下,倾向于选择如小汽车、网约车等更加便捷、安心的替代方式。

 

3、转向小汽车出行的需求主要分布在连结原特区内外的、跨片区的廊道,快速路等干线道路压力有所增加。

 

向小汽车转移的出行需求,主要分布在龙岗-福田、南山-福田、龙华-福田、福田-罗湖等方向的关键廊道上。至2019年末,深圳市中心城区对外放射性廊道一半以上处于拥堵状态,高峰期平均车速低于20km/h。随着疫情期间转移需求的进一步叠加,干线网络的需求管理或将成为新的挑战。

 

 

图8 向小汽车转移的出行需求空间分布
 

 

4、慢行复苏,部分中短距离机动化出行向慢行转移,市民通过慢跑、骑行等方式同时兼顾通勤和健身、休闲需求。


因具有避免人群接触、灵活低价等优点,疫情防控“准常态”下慢行出行迎来新一轮复苏,部分中短距离机动化通勤向步行、自行车转移。5公里以内的机动化出行,约有8%向慢行转移,其中2-3公里的转移比例最高、接近10%,甚至出现部分10公里以上的机动化出行向慢行转移。

 

 

图9 不同通勤距离下机动化出行向慢行转移的比例
 

 

从短途接驳到 “一站式骑行”,市民正在使用自行车进行更长距离的直达通勤。在可接受范围内,市民更倾向于选择直接抵达目的地,而不是换乘公共交通。以共享单车为例,长距离订单比例显著增加,近期用户平均骑行距离较之前增加60%,平均骑行时长接近20分钟。

 


三、对策建议

 

结合疫情防控“准常态”下市民的行为特征和意愿偏好,从出行管理、公交发展、需求调控、慢行策略等方面提出思考。

 

1、研究推动弹性办公等员工出行需求管理措施从“权宜之计”向“长久之策”转变。

 

经过本轮疫情,部分企业和员工已逐步适应在线办公、弹性办公。员工需求管理措施的进一步推广,有利于社会减少不必要的出行、企业节省经营成本、员工更好地平衡工作和家庭生活。建议加快创新交通需求管理柔性实施路径,鼓励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因地制宜编制员工出行管理导则,研究推行弹性工作制等员工出行需求管理制度。

 

2、创新“公交+”发展模式,重塑公交信心,提供安心可靠的公交出行服务。

 

一是实施“公交+安心”策略,通过灵活调度、增派运力、加强疏导等综合措施,提供更加安全的出行环境,缓解乘客心理压力,固化公交常旅客。

二是研究构建“公交+组合出行”服务体系,改善接驳体验。以“无缝衔接、一体服务、主动响应”为原则,加快推动不同出行方式之间在服务、支付等方面的一体化。

 

3、提前储备关键通道增设HOV通道等出行政策及实施方案,提升关键廊道时空资源利用效能。

 

针对交通资源紧缺的战略性通道,开展设置HOV、HOT车道的可行性研究及试点实施方案,提升通道通行效率。同时优化战略性通道空间资源配置策略,在保障公交优先的前提下,将关键空间资源配置向高承载、高效率的交通方式倾斜。

 

4、倡导绿色出行,鼓励步行和自行车出行,营造健康、舒心的出行环境。

 

结合游憩路径、游憩节点、自然公园等绿色生态空间,健全自行车廊道系统和完善绿道系统,为自行车出行及健身创造条件。片区内部,因地制宜合理压缩生活性道路的机动车道宽度和减少路内停车位,恢复和普及自行车路权,打造独立连续、广覆盖的自行车通道体系。

 

 

四、结语

 

疫情防控期间,以“常调志愿者库+在线调查平台”为核心的调查模式有效克服了传统问卷调查工作周期长、面向群体不精准、画像信息获取不全面等短板,在短时间内快速完成了居民在居家隔离、复工初期、到目前相对稳态期间等不同阶段活动特征的连续提取。尽管样本调查存在一定的选择性偏差、并不能完全代表全市的整体情况,但通过大数据监测实现与抽样数据的宏微观嵌套分析,更加细致地洞察疫情期间居民行为选择规律,也是交通行为分析方法上的积极尝试和有益探索。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