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分享 | 基于街道分类手段的城市低等级道路精细化提升方法研究——以深圳市福田区次支路系统为例

近年来,回归人性化日益成为国际城市交通发展的共识,各发达国家陆续总结街道设计理论研究,设计理念由单纯提升道路机动化通行能力转变为给予所有交通参与者以平等路权,由重视“效率”转变为重视出行者体验。随着设计理念的转变,街道设计导则手册及相关设计指南逐步推行,完整街道设计项目广泛实施,交通网络系统可持续化发展,城市居民生活品质持续提升。

 

在全新国际形势下,国内各大城市也在慢行复兴方向不断探索,以深圳市福田区为例,在城市慢行建设中不断推进、步步为营,为深圳高质量发展贡献 “福田力量”:福田中心区高标准示范建设、《深圳市福田区街道设计导则》正式出版、重点片区综治改善、名片道路品质提升工程等一系列工作的开展,成效显著。

 

但由于重点名片项目的空间局限性,以及街道设计导则并不具备法定效力,导致二者均难以普适化提升城市整体街道品质。在重点片区、重要道路之外,低等级城市道路系统——城市次支路占据着绝大部分城市空间,却仍受到传统车本位规划理念影响,广泛存在慢行首位度低、网络不连续、品质参差不齐、通行体验差等问题。

 

福田区内(不含中心区)共有次支路231公里,占市政道路总里程的64%,数量庞大,分布密集。它们不仅承担交通通行功能,更是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公共活动场所,是城市文化、历史的空间的重要载体。本次研究结合《福田区次支路系统调查及提升方案研究》项目,探索以道路精细化摸查为基础,贯彻街道分类的分析处理手段,形成街道全要素改造提升项目库,落实以人为本的高标准慢行交通要求,助力低等级道路系统高品质改善提升。

 

 

01 街道信息普查

 

依据街道普查,把控低等级城市道路共性特征。由慢行角度出发,摸查调研街道设施,本次研究建立福田区次支路现状全要素速查库,明确次支路道路的类型、断面情况、通行情况、现状照片等5个方面的25个现状细项指标。

 
图片
 
图1 福田区次支路现状情况速查库

 

 

以福田区为例,共存在5处共性特征:

 

1.慢行活跃度高。依据百度POI数据,次支路活跃界面如临街商铺、开放绿化等可占全区街道活跃界面的80%。低等级道路系统是城市人群活动的主要载体。

 

2.道路空间局促,慢行考虑不足。58%的次干路道路红线宽度低于深标下限,小于25m,51%的支路道路红线宽度低于深标下限,小于12m。步行道宽度小于2m的占比45%,自行车宽度2.5m以下占比98%。

 

3.慢行连续性差。自行车道网络覆盖率仅为8.12%,自行车道连续长度超过3km的路段几乎没有,路口等过街节点处骑行坡道不连续情况广泛存在。

 

4.街道功能缺失。街道针对实际居民活动特征无差异化处理,未考虑道路周边居住、办公、商业等不同类别地块的不同人群需求,街道活动性功能缺失,如生活类街道的休憩功能,办公街道的快速集散功能等。

 

5.机动车运转流畅。次支路系统机动车通行整体流量不大,但高峰时段部分道路存在缓行变化。缓行路段中,次干道约80%饱和度小于0.5,支路60%饱和度小于0.5,降速原因主要受机非及人车混行、路段临时停车、无信控节点拥堵倒灌等交通秩序因素影响。

 
图片
 
图2 主要次支路运行速度变化

 

 
图片
 
图3 次支路饱和度占比图

 

 

02 街道评估分类

 

次支路道路分布众多,道路问题不尽相同,需求差异化明显,难以通过找寻共性问题实现整体提升。如何精准识别痛点问题,制定改善方案,成为重中之重。

 

研究以街道分类为核心,分三步制定改善方案,即“分类→评估→识别”:结合道路实际功能,提炼道路特征,将街道归纳分类,各类分别确定评估指标并识别核心问题,“量身定制”街道改善方向。

 

1.分类:结合福田区实际,“一对一”落实街道分类

 

综合考量福田区整体城市特点、 POI吸引点分布、临街界面分布、人口岗位分布、道路实际使用功能等因素,将全区次支路分为5大类,8小类:生活类(社区类、旧村类)、办公类(商厦类、厂区类)、商业类(商铺类、综合体类)、交通类及景观类,并匹配全部次支路特征,落实次支路分类。

图片
 
图4 街道分类因素参考

 

 

2.评估:分类制定评估标准,精准辨识道路评分

 

结合道路分类,分析各类道路主要通行方式、核心使用人群及其核心诉求,考虑各类道路的活动性、特色性、通过性评分权重占比,制定评分标准,评估道路实际使用情况。

 

交通系统角度分析:即由机动车、步行、骑行维度评估,全区机动车运行状况良好,各类道路中机动车评分均较高,但步行及骑行系统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道路分类角度分析:即基于5类道路分类维度评估,交通类道路整体均分最高,为78.6分,办公类、商业类及景观类其次,生活类均分最低,为61.1分。其中生活类道路66.9%道路低于70分,广泛存在慢行不连续,休憩及稳静化功能缺失等问题;办公、商业及景观类道路约40%均低于70分,部分道路存在慢行空间不连续、道路品质不高、配套功能缺失等问题;交通类道路均分基本均高于70分,运转较为流畅。

 
图片
 
图5 街道分类评分权重

 

 

3.识别:分析道路运行情况及评估结果,识别各类道路痛点问题

 

建立分类街道设施模型,各类道路慢行痛点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生活类:儿童及老年人出行不友好、步行首位度低;

 

办公类:慢行空间不连续、地块进出拥堵、厂区型道路存在产业交通缺乏管理问题;

 

商业类:步行品质较低、轨道公交衔接、商铺类道路存在货车临时违停问题;

 

交通类:车行秩序乱、车辆违停、道路缓行;

 

景观类:景观资源单调封闭、骑行可达性低。

图片
 
图6 生活类次支路核心问题图

 

 

03 街道改造方案

 

结合道路分类评估、痛点辨识结果,广泛收集研究相关街道导则指引,如《上海街道设计导则》、《南京城市街道设计导则》、《深圳市福田区街道设计导则》等,并结合福田区实际,明确各类次支路核心改善目标,制定改善提升侧重及具体改善措施方案,并落实到具体道路,形成全区次支路改造措施库。

 
图片
 
图7 分类街道改善目标

 

 

以生活类为例,以“宜居友好”为改善目标,重点针对居民通勤、儿童通学、老人休闲等活动诉求,提出3项改善侧重:

 

1.保障步行空间,提升步行体验。一是压缩绿化带、公交站点等设施,拓宽人行道宽度;二是结合清理通道空间设施侵占、多杆合一等手段,厘清人行道设施,释放有效步行空间;三是结合铺装翻新,提升人行道品质。

 
图片
 
图8 改造前后对比
 
 
图片
 
图9 改造措施分布图

 

 

2.打造儿童/老人友好型街区。针对学校、医院等片区,增加交通设施稳静化设计、无障碍设计,并针对学校周边家长接送需求,划定等候座椅、休闲凉亭等休憩设施空间。

 
图片
 
图10 改造前后对比
 
 
图片
 
图11 改造措施分布图

 

 

3.完善骑行路权,序化停放区域。针对中小学周边存在的骑行需求,考虑压缩机动车道宽度等手段,重点完善周边非机动车道网络;另一方面结合骑行需求分布,划定非机动车停放空间。

 
图片
 
图12 改造前后对比
 
图片
 
图13 改造措施分布图

 

 

04 示范路段改造方案

 

筛选8类次支路中的典型道路,在全区次支路整体改善提升方案的基础上,搜集片区综治、片区交通专项研究等相关已有规划方案,基于对现状空间、运行特征的详细调研,精细化制定示范道路改造方案,为同类型次支路改造提供示范参考。

图片
 
图14 典型道路详细改造图

 

 
结语
 

次支路虽道路等级低,但确是分布最广泛、市民感知最直接的城市公共空间,应由规划角度予以足够重视。本次研究结合《福田区次支路系统调研提升》项目,提出由街道普查出发,围绕街道分类手段开展“分类→评估→识别→提升”的全链条改造提升方法,更直接的契合市民的实际活动诉求,更切实的改善道路品质,为低等级道路系统整体提升方案提供解决思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人们对城市街道公共空间体验诉求的升高,深城交践行交通强国“绿色共享”理念,探索“规模化+精细化”的街道治理提升整体解决方案,结合项目实践,推进慢行复兴,激发城市活力,让城市更美好、让市民更幸福。

 

 

交通规划一院

撰写:李昌东

审核:黎昱杉

审定:徐正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