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分享 | 枢纽建设驱动城市更新片区复兴规划策略研究

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既有设施逐渐老化,城市品质化需求与日俱增,既有设施及布局不再适合新时代的发展诉求,城市更新迫在眉睫。枢纽驱动城市发展已有大量成功案例,以日本东京为例,枢纽对东京城市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将枢纽引入城市更新片区后,城市更新如何与枢纽实现有机结合,真正实现建枢纽就是建城市,关键还是得从需求出发,顺应城市发展的趋势。

 

现阶段城市发展趋势主要有两个变化:一是城市空间利用逐渐从“刚性需求”转化为“品质需求”,城市居民对高品质城市公共空间的渴望与日俱增;二是城市交通发展由原先的个性化小汽车出行为主体交通出行模式转变为以“轨道公交”为主体的公共交通出行模式。本文以顺应城市发展趋势为出发点,对城市更新片区枢纽规划规划建设进行探讨和研究,重点分享在城市更新片区引入枢纽后如何平衡轨道枢纽、地下空间、道路交通三者关系,如何与周边城市更新协同,如何与重大基建协同,实现枢纽与城市融合共生。

 
图片
 
表1 东京枢纽与空间特征关系

 

 

01 城市更新片区特征及发展诉求

 
 
1.城市更新片区特征
 
(1)交通拥堵,路网基本成型,道路增量供给有限

 

城市更新片区由于开发建设较早,城市路网已基本成型,且道路两侧用地开发比较紧凑,道路可拓展空间有限,交通连年增长,导致道路交通拥堵呈常态化。

 

(2)建筑年限较长,城市空间消极,观感体验不佳
 

城市更新片区建筑年限较长,整体建筑质量较差,建筑外立面比较老旧,呈现的城市空间品质比较消极,观感体验不佳。

 

(3)土地资源紧张,土地整备难度大,土地供给进入存量发展阶段
 

城市更新片区由于城市发展较早,处于城市相对核心位置,建筑格局基本成型,拆迁成本较高,土地整备难度大,已进入向地下要空间、向更新要空间的新发展阶段。土地供给困难已经成为约束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

 

2.城市更新片区的发展诉求
 
(1)更高效的出行结构
 

随着交通量剧增,道路交通设施增量供给有限的情况下通过发展大运量公共交通,提升公共交通出行比例,打造更高效的交通出行结构,解决交通出行的供需矛盾。

 

(2)更高品质的城市空间
 

随着城市土地利用的高强度开发,城市建筑密度越来越高,城市空间的压抑感越来越强,居民对高品质城市空间的渴望越来越强烈。

 

(3)更集约的土地利用
 

城市更新片区土地资源紧张,土地整备难度大,代价高这就要求利用好每一寸可利用土地,集约化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02 相关案例借鉴与思考

 
 
1.上海江湾-五角场

 

江湾-五角场位于上海市东北部,由邯郸路、四平路、黄兴路、翔殷路、淞沪路相交而成,民国时期“大上海计划”把五角场规划为上海市发展的中心,后由于战争原因计划搁置。1996年五角场地区更新项目立项,通过一系列实时且可适的城市规划、交通规划、产业规划指引五角场片区的建设与发展,对片区的地块布局、交通支撑、产业发展起到了良性的引导作用,提升了五角场地区的竞争力,实现强有力的可持续发展。

 

其中《杨浦区分区规划》提出“一中心、一发展带、两轴线、五功能区”的多层次、网络状、组团式的空间布局结构,其中“一中心”即为江湾五角场市级副中心,具体地将以五角场城市副中心为重点,结合西区的复旦、同济等科研机构和东片理工水产等科研生产基地,创建知识型、人文、生态、现代服务业聚集的现代城区。五角场建成后设施竖向布局上总共分为5层:地上一层为中环路高架层,地面层为五路交叉环岛,地下一层为慢行及地下空间层,地下二层为淞沪路-黄兴路下沉隧道层,地下三层为轨道层、停车层。

图片
 
图1 五角场改造前
图片
 
 
图2 五角场改造后
 

 

2.深圳黄木岗
 

黄木岗枢纽位于笋岗西路、泥岗西路、华富路、华强北路五路交会叉路口。结合轨道交通14号线建设情况,14号线在此设黄木岗站,与既有7号线、规划24号线形成地铁换乘枢纽。黄木岗枢纽是按照 “站城一体化” 的理念规划设计,结合城市更新规划了“一核、五轴、多点”,以轨道交通为核心,通过五个轴带有效连接周边核心区域,形成多功能一体的综合型城市新中心区。

 

为综合提升片区城市功能,协同枢纽建设,对黄木岗立交进行拆除改造。黄木岗枢纽建成后为上下七层结构。最上面三层为道路交通,一座单脊双索钢拱桥位于最上层,也就是南北向的华富路跨线高架桥;东西向的笋岗西路下沉为地下快速路;地面是五路交会路口,通过红绿灯调控实现互联互通。最下面四层为轨道交通系统,负一层是站厅和城市地下空间,负二层和负三层为地铁7、14号线站台,负四层为地铁24号线站台。

 
图片
 
图3 黄木岗立交改造前
 

 

图片
 
图4 黄木岗立交改造后
 

 

3.借鉴与思考
 

综上所述,结合对上海五角场、深圳黄木岗等国内同类案例的分析、调研,主要借鉴三点:

 

(1) 以枢纽建设驱动城市发展:引入枢纽,改善枢纽及周边片区的出行体验;以枢纽建设为契机,推动枢纽及周边片区基础设施建设;利用轨道换乘客流,结合片区特色打造高品质商业空间,带动片区经济发展。

 

(2) 更大胆的规划视野:结合黄木岗案例,为优化片区的城市功能,提升片区交通运行效率,打造高品质的城市发展空间,利用地铁枢纽建设契机,拆除黄木岗立交桥,对该片区的市政交通、土地利用、地下慢行系统等进行全面提升。

 

(3) 与城市更新弹性结合:五角场作为上海市城市副中心,它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结合五角场的改造建设以及周边城市更新的弹性结合,由点带面,推动片区发展。深圳黄木岗也是结合华富村等的旧改,制定弹性的衔接接口,良性引导旧改的发展方向。

 

 

03 枢纽建设驱动更新规划策略

 
 
1.枢纽营城,站城一体
 

对枢纽及周边区域进行一体化统筹考虑,结合轨道枢纽建设,对枢纽及周边地上、地下空间进行立体化综合开发,使地上、地下空间更为有机的融合,通过多方位一体化的规划建设,形成集交通换乘、商务办公、购物休闲、娱乐乃至酒店等多种城市功能于一体的枢纽片区,带动枢纽及周边片区的发展,实现“建轨道就是建城市”的发展愿景。

 

2.交通协同,多维支撑
 

优化调整轨道的线站位布局,使的枢纽能更好的契合周边居民的出行需求,提高出行效率;结合枢纽建设的用地、空间要求,优化道路交通设施的平面线形与竖向布局,在保证枢纽及周边地区出行效率的同时,空间上适当让位与轨道与地下空间;切实落实公交优先政策,提升公交路权,强化轨道与公交接驳,提升轨道、公交的便利性及服务水平;复兴道路慢行,提供多元化、多层次的慢行路径选择,打造兼具通勤性、休憩性的慢行体系。

 

3.提升发展质量,复兴城市空间
 

以枢纽建设为契机,对枢纽及周边片区的城市空间进行统筹考虑,空间部分主要分为两块:一是地下空间,结合轨道换乘,打造高品质城市地下空间,实现地下空间、轨道换乘、商业的三者有机结合,同时设置更多的地下空间接口,使空间上更多的联通,争取连网成片,形成规模效应,提升地下空间的生命力;二是地面空间,通过轨道、道路交通的优化与调整可以释放部分用地用于开发与建设,释放用地的开发应兼顾城市空间品质及枢纽建设投资平衡。

 

4.提前应对更新,弹性衔接未来
 

积极对接城市更新项目,结合现状及更新开发体量,统筹考虑片区的交通格局及发展趋势,提出区域总体较优的车行道、人行道、地下空间衔接方案,同时也考虑到城市更新具有涉及利益广、协调难度大、建设周期长等特征,也要制定局部妥协的方案作为备选。

 

 

04 枢纽建设驱动更新规划方案措施

 

 

1.契合换乘需求,调整站位布局
 

结合轨道换乘客流预测,厘清各线路之间的换乘主次关系,结合换乘需求,对轨道线站位进行优化调整,使轨道线站位布局能更好的服务周边地块。

 

2.结合枢纽建设,优化道路交通

 

 

引入枢纽后,对地面道路交通起到一定分担作用,此时需重新审视枢纽周边的道路交通设施规模与布局是否合理,是否贴合城市发展趋势与居民诉求,如不合理则可以枢纽建设为契机,对其做出相应调整,在满足交通需求的基础上通过对道路交通设施简化与集约化布局,实现土地资源释放再利用,缓解城市更新片区土地供需矛盾。

 

3.结合片区特色,复兴慢行交通
 

城市更新片区发展较早,往往已经形成自己片区独具特色的街市文化,可以枢纽建设为契机,将片区特色文化元素融入枢纽周边片区的慢行系统,具体可以街道家具、地砖、小品等形式体现,进行品质化空间营造,提升慢行体验实现片区慢行复兴。

 
图片
 
图5 地面慢行改造意向图
 
 
图片
 
图6 品质化慢行空间打造意向图
 

 

4.应对更新态势,刚弹结合,提供有力支撑
 

将枢纽引入城市更新片区后,需特别注重枢纽与城市更新项目的衔接,应积极对接城市更新项目团队,及时获取开发方案与建设规模,实时双向校核开发规模与交通设施供给,积极应对更新态势,尽早提出“进可攻、退可守”的衔接方案,为枢纽片区城市更新提供有力支撑。

 

5.巧用资源禀赋,塑造品质空间
 

结合枢纽站点建设,打造高品质地下商业空间,利用枢纽换乘客流,为地下商业注入人气,活化片区商业氛围;同时通过地下空间建设,实现枢纽与周边地块及建筑更多的连接,在方便枢纽周边居民出行的同时,营造高品质“洄游”空间。

 

6.合理开发用地,促进片区融合
 

通过轨道枢纽及道路交通设施的优化与调整腾挪的用地可进行开发建设再利用。同时为避免城市空间过于拥挤,建议将释放地块开发项目定位为低密度建筑进行适度开发建设,促进片区融合的同时适度回收枢纽建设投资成本。

 

 

结语
 

在城市更新片区引入枢纽,应着重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1) 摆脱既有设施束缚,以人为本,从老百姓的真实诉求出发,以更宏观的视野思考问题,制定、调整线站位布局方案;

 

(2) 顺应城市发展趋势,厘清道路交通在未来交通中扮演的权重及地位,在空间不足的情况下作适当的取舍;

 

(3) 在轨道枢纽及周边地块开发建设的过程中需积极应对相邻城市更新,考虑到城市更新周期长、涉及利益群体多、协调难度大等特点,需制定刚性和弹性两种方案,随时应对情况变化;

 

(4) 枢纽开发建设过程中,可适当考虑对其产生的商业价值空间进行开发利用,实现基础设施投资的可持续发展。

 

深城交已深耕深圳市轨道交通领域二十余载,在全国最早构建了轨道规划与城市规划、工程设计的耦合体系,编制了国内第一个轨道建设规划;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深城交现拥有一支涵盖交通、城规、建筑、景观、工程智慧等多专业协同的技术团队,坚持数据驱动、规划协同、思路创新为基础,着力打造轨道交通规划-设计-运营全链条、全流程的技术决策支撑体系。

 

 

 

交通规划四院、轨道一院、城规建筑一院

撰写:方世泉、赵哲、张心悦、张婧雯

审核:叶志佳

审定:郭宏亮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