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16日,第二十六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成功举办。高交会有“中国科技第一展”之称,此次吸引了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5000家知名企业与国际组织参展参会,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城交”)在会上展示了系列低空创新产品与工程,并荣获了“低空先进示范奖”。
在11号低空经济与空天展馆,深城交低空创新产品与工程展区,全面展示了低空“数字化平台、创新基础设施、飞行运营服务”系列创新产品与工程,以及毫米波通感一体设备、4D成像毫米波雷达、激光测风雷达、边缘融合感知终端、边缘计算节点等自研及联合研发的低空硬件设备,支撑各地低空“管起来、建起来、飞起来”。
展区接待了深圳市委政研室、深圳气象局、福田区政府、无锡交通局、日本驻广州总领事馆等领导,以及数十批行业专家和大量社会公众。通过深入交流,加深了各行业、各年龄群体对低空经济新赛道的认识。大家对深城交低空产品与工程表现出浓厚兴趣,现场探讨如何推动深圳低空示范经验在各地、各行业进一步落地应用,展区还受到了央广网等媒体的关注和报道,推动了深圳低空先进经验的传播。
在11月15日举办的首届中国低空经济产业博览会暨高峰论坛上,深城交“深城交低空创新基础设施产品方案”获颁“低空先进示范奖”。深城交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在各相关部门统筹下,发挥国企担当、联合产业各方全面参与深圳低空创新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和运营,积极打造“试验区+测试场+融合枢纽”低空创新基础设施产品与工程,输出低空创新基础设施的深圳标准。
论坛上,深城交全球解方事业部副总经理吴超华做了题为《深圳低空经济发展实践与探索》的报告,他表示,低空经济作为全球大国竞争的新兴赛道,正从小范围飞行试验向城市级规模化应用迈进。针对低空飞行“异构、高密度、高频次、高复杂性”特征带来的管理与运营难题,深圳以空间数字化为核心,以设施智能化为基础,以管服自主化为抓手,以跨域融合化为支撑,探索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空间数字化,融合全市CIM平台构建统一飞行时空坐标的数字底座,实现空域精细化划设。二是设施智能化,建设分类分级的综合起降设施和配套设备,支撑大规模飞行运营。三是管服自主化,构建城市级低空数字化管服平台,支撑全周期飞行安全与数十万架飞行器实时管控。四是跨域融合化,实现低空与气象、能源、停车及城市服务等多元融合,探索低空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商业闭环。
深城交作为全球领先的地空一体交通系统建设与运营科技公司,围绕低空经济落地的三大发展阶段的核心问题,提出了“全流程数字化平台、全产品一体化交付、全周期投建营服务”的综合性、交钥匙解决方案,助力深圳竞逐“全球低空经济第一城”,同时发挥全国布局优势,支撑南京、合肥、成都、宁波、无锡、雄安、东莞、珠海等城市推进低空经济发展工作,推动产业落地和模式创新,为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