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交通引领“十五五”新征程,深城交第47期交通先锋论坛成功举办
时间:2025-03-15
发布者:深城交

2025年3月15日上午,第47期交通先锋论坛在深城交总部大楼顺利举办,本期论坛由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城交”)主办,深圳市智能网联交通协会协办,以“城市交通‘十五五’发展展望”为主题,围绕新时期城市交通发展的关键议题展开深度交流。论坛深入探讨城市交通在“十五五”期间的发展布局,剖析了交通转型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聚焦智慧交通、车网互动、绿色低碳转型等前沿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方向, 吸引了4000人在线上线下众多行业内外专家和技术精英的广泛关注。

001

出席活动的嘉宾包括同济大学教授、原副校长杨东援,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工、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交通规划学术委员会主任马林,同济大学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院长陈小鸿,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首席研究员陈璟,广东省交通运输规划研究中心副主任朱信山,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光储直柔应用技术研究所副所长李立理,以及来自行业主管部门的相关领导和相关企业代表。

论坛由深城交副总经理杨宇星主持,他指出,今年是‘十四五’迈向收官、‘十五五’蓄势启航的关键节点,城市交通正处于重大基建推进、存量治理与低效资产盘活的复杂时期,如何在变局中把握机遇、推动转型,是我们必须思考的时代命题。

002

【论坛亮点回顾】

城市交通领域“十五五”面对转型的变与不变

003

杨东援 同济大学教授、原副校长

杨东援指出,“十五五”期间城市交通面临广泛而深刻的转型,包括发展阶段变化、新技术冲击、国际环境和世界经济的影响等。必须进行思维变革、目标转换、行动和技术体系调整,同时坚守城市交通的基本目标和体系化策略,不能稳定智慧交通的基本架构,无所适从地追随潮流,亦有可能对社会与经济发展造成不可低估的损失。在转型发展的重要阶段,如何确定城市交通发展中的”变“与”不变“,是”十五五“起步过程中必须回答的考题。


城市交通发展与技术创新

004

马林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工、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交通规划学术委员会主任

马林阐述了城市交通与城市发展的相互依存关系,提出城市交通体系的六方面特征。理念更新、技术发展、系统演进为城市交通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并提出了未来城市交通发展的目标路径。提出了未来城市交通发展的目标,以及适应城市生产生活需求、协同智慧城市建设、融合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建设高品质交通基础设施、引导交通载体和运行系统迭代更新的发展路径。总结了“十一五”以来城市交通科技研发概况,从安全、韧性、人文、生态四个方面初步提出了技术创新方向。


“十五五”规划:支持多目标决策的复杂系统优化“双证”

005

陈小鸿 同济大学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院长

陈小鸿认为,在“十五五”期间,技术进步与社会发展将推动城市交通发展模式的跃变,交通系统将进入服务总量稳定、多元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从人口结构、技术路径和经济模式等多方面探讨城市交通发展的本底变化,需要不断清晰城市发展的内涵和约束,制定以全局资源优化和系统高效运营为根本的发展目标,以规划技术创新支持规划体系重构,即建立面向城市与交通发展多目标决策的复杂系统优化技术体系,实现论证与验证并重的规划编制—规划协同—规划实施流程再造。“十五五”规划的核心任务,是以促进高质量发展谋局,以创造新质生产力破局,以推动高水平安全控局,以保障基本服务稳局。


数智赋能未来交通发展

006

陈璟 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首席研究员

陈璟分析,未来一段时期交通运输发展面临新的形势与新要求。我国需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物流降本增效,促进交通领域技术创新和产业融合,促进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转型;同时,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稳定交通有效投资,释放消费潜能,促进城乡区域交通一体化水平,提升都市圈通勤效率。交通行业将当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开路先锋,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率先实现交通现代化,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率先建成交通强国。智慧交通发展将成为推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能。


广东省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对城市交通的影响及启示--基于“十五五”规划的前瞻性思考

007

朱信山 广东省交通运输规划研究中心副主任

朱信山强调在“十五五”时期,广东省综合交通运输将从大规模新建转向存量优化与智能化改造。客货运输需求持续增长,高铁、低空经济等新型交通模式加速落地。城市交通需主动适应区域交通变革,强化衔接效率与服务质量,推动规划、运营、服务和制度协同,提升区域交通一体化水平。未来,广东将加快构建智慧交通体系,推动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促进区域交通与城市交通协同发展,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车网互动的底层逻辑、国家政策解读与地方落地建议

008

李立理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光储直柔应用技术研究所副所长

李立理分析了车网互动的底层逻辑,指出车网互动尤其是V2G是未来电力和交通两大行业实现协同低碳转型的关键支撑和必然趋势,并从电力市场和汽车市场两个逻辑视角,从用户、车企、电网多个视角解析了车网互动的内在逻辑和演进趋势。进一步介绍了我国车网互动的最新政策进展,详细解读了顶层设计政策文件的工作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针对国家政策落地和地方试点工作,围绕试点方向、V2G市场启动的“政策组合拳”、有序充放电体系建设、市场化长效机制以及V2G 2.0创新方案等提出了系统性建议,为各地推进车网互动试点提供参考。

论坛不仅为行业内外的专家和技术精英搭建了交流平台,也为深圳市乃至全国的城市交通规划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通过探讨创新理念和技术实施,城市交通将朝着更加智能化、绿色化、高效化的方向迈进,助力中国式现代化交通强国建设稳步前行。期待这些前沿思考和创新实践能够为行业发展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