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热点 | 新基建背景下旅游公路“五大系统”形成机理及其构成要素研究

在新基建浪潮下,旅游公路也面临着新一轮的改革,本文提出新时期旅游公路“五大系统”理论体系,创新性加入 “智慧系统”,对“五大系统”的形成机理及具体要素进行分析,并对要素设计要点进行简要总结,以期为旅游公路项目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01 旅游公路发展背景及研究进展

 

近年来,我国对旅游公路建设重视程度日益加强,可以说,旅游公路的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与深刻的实践意义。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已经由供需不平衡转向了人们对美好生活需要的不断增长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此外,随着我国带薪休假制度的逐步贯彻落实,公路、高铁、航空等交通设施条件不断优化,提倡全民休闲的大众旅游时代已经来临。正是由于人民对更高生活品质的向往、消费升级以及全民休闲时代的来临,加速了旅游公路的发展步伐。

 

而今,随着人们对公路提出的更高要求,在公路体系中属于“奢侈品”的旅游公路,朝着更美观、更安全、更生态、更高品质的方向发展。自2016年以来,全国各省市都在积极加快推进旅游公路建设步伐。旅游公路的推动已成为“美丽中国”和“交通强国”建设的重要抓手,成为区域联动、协同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成为地方脱贫攻坚、带动全域旅游的重要手段。

 

那么,究竟什么是旅游公路,它与普通公路的区别在哪里?它的系统构成如何?
 

对于旅游公路的属性及定义,有学者提出它并不隶属于公路的行政体系,是一种专用公路[1-2]。樊信友(2010)、蒋贵川(2008)、孟强(2009)、秦晓春(2007)等[3-6]均对旅游公路定义进行了阐述,综合他们的观点看,认为:旅游公路具备了基本的交通、连接功能,从空间位置角度讲,旅游公路能够连接重要旅游区或连接大旅游圈内景区各景点;从功能价值角度讲,旅游公路融合交通功能、生态保护与美学价值为一体,是一类能够提供符合人民生理、心理需求的服务设施且整体安全、美观、管理有序的公路。

 

总的来看,旅游公路与一般公路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功能定位和研究范围两个方面。从功能定位来看,旅游公路是从单一的交通功能向交通、旅游等复合功能转变,当旅游公路连接了特色村寨、产业园区、贫困地区时,旅游公路自身具有了民族路、产业路、扶贫路等属性;从研究范围来看,旅游公路将研究范围从路域内范围扩展到路域外,涵盖了更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要素,路域内外相辅相成,构成旅游公路的整体。

 

从旅游公路的系统构成来看,王宇鹏等[7]认为旅游公路由五大体系构成,包括交通体系、景点体系、绿色体系、服务设施体系以及附属设施体系。孙国超[8]认为旅游公路是由公路主体、服务设施、慢行系统、信息系统、景观系统等组成。王萌萌[9]提出旅游公路是由公路主体、慢行系统、服务设施、景观文化、解说系统有机结合的系统等。总体上看,划分的类型存在个别差别,但整体构成上存在一定共性,均包括道路主体、路侧服务设施及景观环境等部分。

 

众多国内学者对旅游公路系统构成展开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及实践工作,对推动旅游公路理论研究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目前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对各类系统划分界限不够清晰明确,缺乏对其划分标准及形成机理的系统分析。本文尝试总结了新时期下旅游公路“五大系统”构成,并从理论层面分析其形成机理,同时,针对各类系统具体要素构成进行梳理总结,以期为推动交旅融合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02 旅游公路“五大系统”形成机理

 

长期以来,交通运输与区域旅游、产业的发展关系都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包含了交通运输与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以及交通运输与旅游、产业空间结构形成的关系等。旅游公路拓展了公路的内涵,研究内容也从交通拓展到交通、旅游、产业等多学科、多专业的融合,其涵盖内容较广,系统构成也更为丰富。

 

本文认为在新基建时代背景下,旅游公路设计内容应当包括:交通系统、绿色系统、景点系统、设施系统以及智慧系统,即旅游公路“五大系统”。

 

从交通系统来看,其形成源于地方乡村振兴、扶贫脱贫及产业发展需求,旅游公路优先修建于环境优美、资源禀赋更佳的区域,而这些资源禀赋越佳的地方往往地方经济产业发展相对落后,其发展产业及扶贫致富需求更加强烈。通过旅游公路的修建,让交通促进旅游、产业发展,旅游、产业发展诱增交通量又反哺交通,二者形成了“闭环”正向促进关系。

 

从绿色系统来看,随着绿色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作为社会经济发展重要基础设施的公路,建设绿色公路成为必然发展方向以及重点建设项目。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新时期的旅游公路也是低碳、生态、高效、优质的绿色公路,其建设倡导绿色发展,公路建设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规划、施工、养护、运营全过程都强调环境保护;在公路养护管理过程中,多采用绿色、环保的养护技术,创建生态友好型的公路运营模式及管理机制。

 

从景点系统来看,源于旅游者在公路旅行过程中驻足观赏、游览、探奇等需求。景点系统与交通系统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发展。一方面,公路对其沿线资源的整合,发展和带动沿线景点发展;另一方面,景点发展又进一步提高了旅游公路的吸引力,对促进公路向旅游公路的转型,使其成为旅游目的地具有重要意义。

 

从设施系统来看,源于游客生理、心理的多元化需求。设施系统旨在为游客提供各类服务区、观景台、驿站等服务设施,满足游客吃、住、娱、购、闲、奇等旅游要素服务功能,是旅游公路区别于普通公路的重要方面。

 

从智慧系统来看,源于游客旅行体验及便于管理需求,旅游公路通过智慧系统建设提高智慧出行服务及智慧管理水平(图1)。未来5-10年,交通领域将面临一系列的变革,以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为代表的新兴科技加速与交通产业融合,自动驾驶、共享经济、智慧公路等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不断涌现。在新基建浪潮下,旅游公路也面临着新一轮的改革,结合大数据挖掘、AI、云计算、BIM、5G等先进技术,建立具备地域特色的出行诱导服务,提供伴随式出行信息,创新智慧服务区、交旅融合建设,创新开拓出行服务多渠道多元模式将成为旅游公路未来发展趋势及建设重点。

图片
 
图1 旅游公路五大系统形成机理

 

 

03 旅游公路五大系统构成因素及设计要点

 
1.交通系统
 

交通系统是旅游公路建设中最重要的部分,包含公路主体和慢行系统。公路主体在建设中,需要掌握对项目周边路网情况,建设内容包括主体工程及边沟、边坡、挡墙、护栏等;慢行系统建设类型包含自行车道、人行道、登山步道、马道等(图2)。

 

公路主体旨在提供安全、便捷、舒适的行车环境,建设时要注意合理布线,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注重景观价值选线。旅游公路在填挖高度、路基边坡、防护工程、排水设施、路面结构等方面,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慢行系统注重线路设计,布设时应充分结合沿线景观条件,保持适宜间距,避免过密、过长。慢行系统并非旅游公路的标配,且无需并行,可分可合,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置。

 
图片
 
图2 旅游公路交通系统构成
 
 
2.绿色系统
 

绿色系统主要是包括生态控制、路侧景观控制以及低碳节能三个维度(图3)。生态强调绿色发展,通过Arcgis、BIM软件等实现对廊道的空间分析,规避敏感区,严控生态红线,控制合理生态承载力等,规划、施工、养护、运营全过程都强调环境保护,注重对路域环境的整治与保护,最大限度地实现旅游公路与生态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

 

景观控制层面包括路内环境治理与廊道景观治理。旅游公路除了保持洁净舒适的路内行驶环境外,还需要对路域可视范围内建筑立面、净空、噪声等进行有效控制,以保证其景观品质。

 

低碳节能层面,包括旧料利用、节能设施及植被保护等。对于水电获取相对困难区域可考虑使用太阳能板服务区及低碳环保厕所,减少设施维护成本;对绿化带树种选取、挡墙、水系等方面,应依据沿线景观环境进行统筹考虑,合理布设,充分做到与自然的融合,避免对景观的破坏。

 
图片
 
图3 旅游公路绿色系统构成

 

3.景点系统
 

景点系统主要是指公路沿线具有吸引力的资源节点,宏观层面包括旅游城镇、景区景点、特色村落、产业园区等,微观层面主要是指具备旅游吸引力的服务区、观景台等,也就是说,当服务设施因其新颖的设计或独特的风景而具备吸引力时,便也可成为景点(图4)。

 

如果将公路比喻为树的主干,那么景点系统便是其连接的花朵与果实。公路因为景点而更具吸引力,景点通过公路持续输送的“游客”养分,不断滋补生长。在景点系统中,需注重依托现有景点资源进行整合,充分调动沿线资源,通过对已有旅游景点的改造提升,使景点系统与路线的功能定位保持一致,最终将沿线景点与公路打造成一个有机的大旅游区。

图片
 
图4 旅游公路景点系统构成

 

 

4.服务设施系统
 

叶代青[10]指出旅游公路除了要满足普通公路的各项标准外,还要将旅游服务功能作为主要设计目的。传统公路服务设施主要指服务区和停车区,而旅游公路服务设施随着服务要求的提高,类型也相对更加丰富,杨星等[11] 对旅游公路服务设施划分相对合理,其提出旅游公路服务设施可划分为旅游公路服务区、公路驿站、慢行驿站、观景区、港湾停车带和露营地六种类型(图5)。

 

旅游公路服务设施源于对车与人的服务需求。一方面,从服务于车的交通服务需求来看,旅游公路需提供车辆加油、停车、维修等功能,以确保车辆正常运行以及保证驾乘人员旅途安全;另一方面,从服务人的角度看,服务设施对满足游客吃、住、游、娱、购等旅游需求起着重要作用,而这些需求往往也衍生出了众多旅游产业,是促进地方旅游产业增收的重要手段。

 

服务设施设置时需要考虑游客和车辆的需求,保证服务设施布局合理、功能规模合适,建设时追求设施品质,打造“品质”设施。当然,这里说的“品质”不等同于“贵气”,而是应根据地域特点,打造符合地域特色的服务设施。

 
图片
 
图5 旅游公路服务设施系统形成机理及构成要素

 

 

5.智慧系统
 

在新基建背景下,智慧系统成为旅游公路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及未来建设重点方向,本文初步总结智慧系统应该包含智慧感知网络、智慧出行服务以及智慧服务区三个部分(图6)。智慧感知网络由智能基础设施、智慧传输网络及数据资源融合等方面构成,在旅游公路廊道范围内实现全要素感知及全过程管控;智慧出行主要通过可变情报板、手机、网络、广播等媒介传递出行信息,提供更全方位的信息服务;智慧服务区应当满足智能监测、智慧停车、智慧充电、智能公厕、智能营销等建设要求,实现智能化的旅游公路业务管理。

图片
 
图6 旅游公路智慧系统构成

 

 
结语
 

旅游公路建设为公路交通出行、地方发展带来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已经成为深入人心的利民工程,应通过持续深入的研究和具体建设来维持其良性循环发展,发挥旅游公路工程的长效机制。新技术的发展对传统基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对旅游公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它的基本构成也将随之产生演变。本文提出了新基建背景下旅游公路“五大系统”,创新性加入 “智慧系统”,对“五大系统”的形成机理及具体要素进行分析,并对要素设计要点进行简要总结,以期为旅游公路项目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深城交拥有一支涵盖交通、城规、工程、景观、建筑等多专业协同的技术团队,全方位提升交通空间品质和城市形象。始终以“让交通与城市更美好”为使命,致力于提供先进的城市交通技术服务,成为全球领先的城市交通整体解决方案提供者。

 

 

参考文献

[1]刘文杰. 路文化 [M].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9.

[2]李清波, 符锌砂. 道路规划与设计 [M].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2.

[3]樊信友. 生态文明观下我国旅游公路建设的思考 [J]. 生态经济(中文版), 2010, 2): 87-90.

[4]蒋贵川. 旅游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方法研究 [J]. 公路, 2008, 4): 24-9.

[5]孟强. 对我国旅游公路的探讨与建议; proceedings of the 全国公路生态绿化理论与技术研讨会, F, 2009 [C].

[6]秦晓春, 张肖宁. 旅游公路景观设计及美学研究 [J]. 公路, 2007, 10): 212-7.

[7]王宇鹏, 叶亮, 胡山川,等. 旅游公路规划设计理论体系研究[J]. 公路, 2018, v.63(09):227-230.

[8]孙国超. 浅析旅游公路组成系统——以赤水河谷旅游公路为例[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00037-00039.

[9]王萌萌.美国旅游公路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J].交通运输研究,2015,1(04):8-15+21.

[10]叶代青.浅析旅游公路设计中新理念的应用[J].工程与建设,2020,34(05):824-825.

[11]杨星,许国俊,肖继铭,杨洪福,杨智生.大众旅游新时代旅游公路服务设施理论与设计方法[J].交通运输研究,2020,6(04):60-68+85.

 

 

北京中心

撰写:陈晓艳

审核:赵 凛

审定:王宇鹏

 

返回列表